您当前的位置: 全球新闻网 > 国内 > 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 国资国企智能化监管必选路径

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 国资国企智能化监管必选路径

发布日期:2022-12-16

作者:用友于丽娜

央国企对国资监管的认识,正在逐渐加深。央国企正在从如何满足国资监管要求开始,逐步体会到国资监管对央国企自身的数智化转型的有力推动和指引。央国企对于国资监管重视,要从国资监管的由来说起。国资监管体制经历了放权让利阶段、监管体制初步形成阶段、国资监管权分散行使阶段、国有资产监管权集中行使阶段。体制上,央国企的改革进程在不断深入,对于央国企的国资监管的模式与路径,也需要与之协调共振。技术方面,信息技术正在持续推动央国企的数智化转型进程。央国企面临的国资监管,正在从填报式国资监管,向在线式国资监管和云上国资监管的模式转变。那么,这种转变投射到国资委对于央国企的监管要求的内在诉求是什么?央国企作为被监管的对象,只有理清监管的内在诉求,才能理顺内部的管控流程与国资监管要求承接的关系,更好地做到监管信息的上通和下达。从在线监管、到云上监管,解决的是央国企与监管方的便利对接和相信沟通效率问题。

央国企目前正在经历的国企改革和数智化转型都与国资监管密切相关。在国企数智化转型的特定场景和领域,大数据穿透式在线的国资监管模式,更能作为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有效实践路径。

一直以来,央国企和国资监管的关系,都是在寻求灵活和管控的平衡,央国企的困惑来自于如何在有效的国资监管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地经营自主,有效激发企业经营的内在动力。其实,重新审视国资监管,监管的根本目标不是增加企业负担,是更加快速、准确、实时地感知央国企的经营状态和经营效果,帮助央国企发现国有资本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央国企可以通过国资监管的方式,实现经营效果和国资监管的政策互动。央国企通过国资监管的手段,实现与国资监管的对接,让国资监管方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央国企的运行状况,制定更符合央国企运行阶段的政策。如何实现央国企与国资监管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多、越来越准的监管对接需求?如何减少央国企的对接负担?如何借助监管的模式,推动央国企的经营效果?如何实现央国企与监管需求的有效对接?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都可以给出最佳的实践。

国资监管模式创新:穿透式国资监管

2016年,“穿透式”监管在国务院办公厅《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被首次正式提出,该方案要求各监管机构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互联网金融监管,应综合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等全流程信息,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透过表面判定业务本质属性、监管职责和应遵循的行为规则与监管要求。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了“穿透式监管”的要求,“实行穿透式监管,对于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向上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底层资产”。

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加快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国资厅〔2021〕145号文)要求“力争2025年底前,全国国资国企全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协同的数字化智能化监管体系。全国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的系统集成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全面增强,在辅助政务决策、服务企业发展方面作用充分发挥。“穿透式监管”模式,绘制的企业"监管画像"更加直观准确,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提升,保障国资国企发展改革监管和党的建设工作更加有力。同时,全面感知、智能辨识、智能分析和智能预测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日趋成熟,驱动引领更多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如此看来, “穿透式监管”,对于央国企强化系统监测和风险预警,系统绘制企业“监管画像”,多维度、全视角综合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隐性风险点,强化风险防范主体责任,系统提升企业在线管控系统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运营、债务、投资等重要领域风险防范和问题阻断的支撑作用,保持国有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极为重要。

穿透式国资监管是落实智能化监管必选路径

央国企的组织层级日渐复杂,在同一个央国企的集团范畴内,经常存在遍布产业链多个环节的多种经营业态的经营单元,在数智化基础设施资源投入和人才储备有限的条件下,很难通过一套系统贯穿到底的业务管理系统支撑模式覆盖多种经营业态的组织。但是,同属于央国企的资本覆盖范畴,需要采用统一的国有资本管控体系,国资监管模式,尤其是“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给有这样多业态管控需求的央国企提供了实践模式。

用友创造性的提出了面向央国企的国有资本“穿透式监管”新主张,以管资本为核心,以严格决策程序、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为重点,以监管企业内部外部数据为基础,以监管指标和模型为抓手,以监管领域和监管要素为主线,以数智化技术为手段,以改进监管方式、创新监管模式为、提升监管成效、支撑监管决策为目标,构建新型面向央国企的“穿透式”监管模式平台和体系。

穿透式国资监督模式,既可以用于国资委和央国企之间的监管与被监管的业务场景中,实现监督模式的两方在监督与管控之间取得了恰到好处的平衡,给被监督方提供尽量多的经营自主权和灵活性,也能保障监管信息的高效准确地汇集和监管政策的精准有效的制定和实行。又可以应用在央国企的集团总部与下属分子公司之间。在信息化基础积累薄弱的前提下,在总部和分子公司之间快速搭建起经营和决策链信息的上通下达的贯通模式。

在央国企的应用实践中,应用穿透式监督模式探索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新路径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纵向全级、横向联动、先进全面、智能高效的穿透式财务监督管控体系“。第一步,实现穿透分析精准聚焦。实现跨越层级和跨业务领域的信息汇集、业务和财务融合指标穿透、智能评估和风险聚焦;第二步,管理提效全面发力。实现管理成效的精准量化,制度创新拉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反哺制度制度创新;第三步,动态监督业务管理。实现组织全级次动态监督,管理全要素动态监督、业务全流程动态监督。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真正实现摸清央国企内部各分子公司的经营情况,促进各经营单元的提质增效,通过信息穿透,促进管理效能穿透,逐步搭建多维联动的“一盘棋”管理体系。

用友BIP国资云,作为真正的国资穿透式监管云平台,包含一个顶层框架,十条业务主线,四个作业平台,二个支撑平台,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数据治理体系和配套管理体系,四个作业平台包括穿透主线平台、业务协同平台、风险预警平台和分析决策平台。

通过穿透主线平台形成组织全级次覆盖、流程全过程透视、要素全维度覆盖、业务全链条追溯。通过业务协同平台实现面向央国企的各项业务的有机协同,在业务上形成上下同欲的一体化、透明化、实时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协同联动体系。通过风险预警平台发现风险、定位风险、干预风险,内置多套预警主题、风险监控指标、风险压力测试模型,持续为央国企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通过大数据决策平台,对“穿透式监管模式”所涉及的的各项业务的基础数据、分析数据、预警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清洗、转换、共享,打通“央国企各经营单元”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及共享通道。

  一、新技术助力“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加速落地

信息技术发展给央国企的数智化转型和创新,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红利,正在贯穿于“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中,给新时代央国企面临的挑战带来了新的解决途径。在这场以技术发展为驱动力,以实际业务发展需求为牵引的面向央国企的国资监督与管控模式变革中,新技术的应用给需求的发展和业务的推进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

大数据技术能实现对潜藏在分散低密度信息里的价值实现探索和挖掘,再现埋藏在琐碎数据事件中的真实规律。这也是央国企利用“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进行内部管控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和探索的场景。央国企需要在“穿透式”管控场景中,对涉及到的人员、物流、采购、财务、投资、改革事项、资本布局、资金流向等多元的信息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和分析,实现国有资本运营、分布、流动、和经营效果的跟踪、监督与管控。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技术的复现和固化现有管理经验的成果,实现对央国企的管理智慧、管理规则的沉淀和重构。央国企沉淀的是单个时间段内、单个区域内关于央国企管控领域的管理思维创新和智慧。央国企重构的是在知识和规则智慧沉淀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央国企监督和管控体系。现有的央国企监督管控工作人员,可以在已经固化的前人管理经验、管理模型基础上,继续探索和深入研究监督管控的方式和效能。

平台技术以其高效、便捷、可扩展的底层通用架构体系,为多元化的监督与被监督的管控主体提供了可以统一、灵活、及时获取的服务,为那些体量适中、信息技术基础积累薄弱、需要持续集约化运维服务的对象,提供了可以便捷交付、便捷服务、便于部署、便于升级的一体化平台。同时,能依赖平台的扩展性和对业务应用的适用性,尽量多的减少伴随业务的增长而带来的持续且成线性增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额度。例如: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与扩展、跨行业和业务领域数据的融合、跨地域和多主体的个性化与共性化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底层的IT技术,区块链用集成算法和技术的信任建立机制,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中心节点的信息验证模式。央国企所面临的监督与管控场景,目前还在依托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扩张,实现一对多的监督与管控的成长模式,但随着监督的内容不断扩充,监督与管控的范围逐步扩大,区块链技术也给监督与管控的模式提供了适当的互相监督、对标的监督与管控新思路。

二、穿透式国资监管典型应用场景

(一)在财务领域的穿透式监督管控模式 amp;ndash;层层递进的经营活动分析

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经营决策的有效性来源于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的及时了解和快速响应。无论从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架构还是,数智化的管控手段,都是要通过各种努力达到这样的效果。具体的,经营活动的分析,不应局限于经营的结果,还要更多关注经营的过程,例如,哪个层级的经营单元具体经营活动有效,哪个时间段的经营活动成效明显高于其他时段,都是我们企业在制定经营战略决策时的重要输入因素。这里面提到的经营组织层级,可以是央国企的集团公司总部、集团下属分/子公司及相应可获取单独财务核算信息的经营单元;时间跨度可以是以决算年度为单位的周期,也可以是以财务月报为基础的月度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这里提到的监督管控模式,是根植于企业内部的管控体系,有超越于企业的财务管控体系。

(二)在债务领域的穿透式监督管控模式 amp;ndash;及时高效的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重点再与经营异常的快速发现,风险等级的判定。通过企业画像看到央国企业经营的正常态势,相对于正常的经营态势,出现财务异常的情况和行为异常的情况,我们能快速的发现,并启动预警响应机制。预警响应的机制,来源于事先设定的风险类型划分和风险级别设定,包括风险响应处置的系列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是风险预警的根本,穿透式的监督管控体系,就是结合相对固定的组织单元的划分,业务领域的划分,尽量做到事前的风险响应模式的研究、对应和固化。例如,经营利润虚增的现象,必然有虚增的经营性活动流入,也会有虚增的投资性活动流出。只有实现跨业务单元可组织层级的穿透式联动,才能增加此类现象被发现和定位的概率。负债方面,经营性现金流不能支撑债务到期期限的分布,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经营负债的大幅减少伴随产量的增加背离,大额债务即将到期,现金流小于档期应还金额,融资担保金额占净资产总额比例偏高,形成表外债务风险等。

(三)在投资领域的穿透式监督管控模式 amp;ndash;投资布局和投资决策

国有资本赋能是央国企运营的重要环节,央国企赋能的领域包含:已经如高速发展而收获的成长型投资领域、尚在赋能初期的萌芽期投资领域等,我们要结合国有资本投资的不同发展阶段,给予与其实际状况相符合的监督与管控政策与预期。赋能前期,同样要对国有资本布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论证,论证的依据就来源于现有国有资本布局的地域、行业、人员范围等。在现状和目标之间,进行反复的斟酌、比对和决策。斟酌比对的过程和投资决策的准确性,来源于可获取的监督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这也就是穿透式国资监管在投资领域中,带来的完整性、及时性、联动性、可交互性的众多优势。

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带来的是央国企对自上而下的监管需求和动因分析需求方向指引,也是央国企数智化转型的推动力和抓手。穿透式监督与管控体系搭建得越完整,央国企的对管理决策和政策制定所提供的信息就越全面、越准确、越及时、越有效。有效的监管信息的获取,是有效的监管政策制定的前提和依据。大数据穿透式式国资监管搭建的越有效,对所监管的央国企的数据对接能力要求就越高,所监管的央国企必然会重新审视企业内部的管控系统的完备性和薄弱环节,查缺补漏,统一提升,这也就是监督与管控自上而下逐渐拉动央国企内部数智化转型推动力。

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链接了在这个业务领域每一个人。让不同角色的参与者,以同一套体系、同一套指标、同一个口径、同一个逻辑,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管理智慧的结晶,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不断加载和沉淀的数据监管模型在平台与应用中形成存在,不断运转、不断应用、不断提升。央国企在持续地与监督与管控业务磨合过程中,不断完善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不断增加的国资监管数据模型、不断沉淀的国资监管数据资产、不断深挖国资监管的数据价值,促进面向央国企的监管辐射范围和辐射深度不断增大。力争做到以大数据穿透式国资监管模式,促进和推动央国企数智化转型目标的实践落地。